来源:澎湃新闻 选稿:朱雯

上海市统计局近日发布2022年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数据结果。根据调查,上海人口出生率继续呈现下降,“不打算生育(下一个孩子)的最主要原因”和“理想孩子数”的调查数据也出现在其中。记者从上海市统计局获悉,该数据系首次发布在该项统计报告中。


不打算生育(下一个孩子)的最主要原因 本文图源:上海统计局

相关数据显示,在上海常住人口中,不打算生育(下一个孩子)的最主要原因为“对现状满意”,占比近半,为41.8%,其次为“抚养成本高、经济负担重”,占比28.5%,“年龄或身体原因”占比13%,其后依次为“其他”“子女无人照料”“希望生活更加轻松自由”“担心工作或个人发展受影响”“缺少合适的入托、入学公共服务”(并列)“其他家庭成员的意见”(并列)。


而在“理想孩子数量”的调研上,1个孩子仍占上海常住人口理想孩子数的多数,占比为58.5%。2个孩子、3个及以上占比分别为36.7%、2.6%,理想孩子数为0的占比为2.3%。超七成上海户籍常住人口希望生一个孩子,近半数的外来常住人口的希望有2个孩子。

对于该项新数据的发布,复旦大学文科资深教授、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彭希哲向澎湃新闻(www.thepaper.cn)记者表示,国家发改委等17部门于去年印发了《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积极生育支持措施的指导意见》,要求加快建立生育支持政策体系,“一老一小”的问题也是民众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,因而统计局调查市民对“小”的讨论、通过数据回应老百姓最关切的问题,是很自然的事情。

专家:生育内驱力不足问题凸显,对数据仍有待深入研究

“我们经常说育龄人群是因为养育负担太重不想生,你仔细看数据,占比不是很高。”彭希哲指出,数据的发布或可为相关部门制定下一步的配套政策提供参考,“比如担忧子女无人照料的占比不高。我们推进0-3岁托育服务、3-6岁学前教育的配套设施建设,主要是为了缓解子女无人照料的问题,因此对这个数据要有更深入地研究,以便更合理有效地探索这部分的服务接下去如何推行、布点,或者我们下一个着力点放在哪里。”

不过彭希哲也指出,数据中“对现状满意”的选项,问题的指向性略模糊,或可在未来的发布中呈现更细化的分析,“选择这个选项的人,我们很难判断他是否是丁克、已有一个孩子或两个孩子,所以才没有下一个孩子的生育意愿,事实上这几部分人群的情况和诉求很不同,我们很难判断更具体的原因,也难以做出精准的政策回应了。”

上海户籍常住人口和外来常住人口理想子女数的差异,彭希哲认为,也体现了地域间的生育意愿差异,比如像河南、安徽、苏北等上海外来常住人口较多的地区,观念上或许会更喜欢两个小孩,“值得注意的是,生育意愿不代表实际在上海生育抚养,很多外来务工人员会选择回到家乡生育,这也会产生很多留守儿童的问题。”

华东师范大学校长助理吴瑞君是人口学领域的专家,她告诉澎湃新闻(www.thepaper.cn)记者,“对现状满意”的人群比重接近一半,有些超出她的预料。在今年的全国两会期间,吴瑞君曾指出,生育问题要分“不想生”和“想生不敢生”两类来探讨,在她看来,“对现状满意”的人群与“不想生”的人群应是高度吻合的,体现的是当下社会生育内驱力不足的问题。

“不想生这中间的问题是很复杂的,应该是整体的原因,比如养育成本越来越高、生育给家庭带来的效益越来越小、自己在机会成本等方面的考量,综合下来,就会不想生或不想多生。”吴瑞君说。

吴瑞君指出,“想生不敢生”的群体还可以以问题为导向制定政策,但针对内驱力不足的问题,碎片化的政策很难刺激,因此应着力建立一体化的生育支持体系,在今年的全国两会期间,她曾提交《关于完善婚嫁生育养育教育一体化生育支持政策体系的提案》,呼吁按照群众多元化的生育需求,长远结合,婚嫁、生育、养育、教育一体考虑,推进生育支持政策体系的建立。“生育文化的普及、就业环境的改善、女性友好育婴设施的建设、男性的育儿假等等,要全方位地去看待和推进这些问题,碎片化的政策现阶段能起到的效果已没那么理想,这个是我看到的生育的问题。”吴瑞君说。

产科医生:女性生育年龄正在推迟,建议女性一胎生育在30岁左右

生育问题也直观地体现在出生率持续下降的数据中。记者注意到,2010-2022年上海市常住人口自然变动情况表中显示,到2022年底出生率下降到了4.4,为近十年来最低。


2010-2022年上海市常住人口自然变动情况表。

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西院产科主任黄一颖告诉澎湃新闻记者,作为一名产科医生,她注意到,近年来在临床上确实是出现了分娩量的下降。该院分娩量常年位居上海各大产科医院之首、全国前列,被市民们称为“上海大摇篮”。此前,伴随国家全面二孩政策的放开,2016年该院迎来分娩量最高值,一年达到近3.4万。“近几年,分娩量出现一些下降的趋势,在2.5万-3万之间,2022年,医院的分娩量达到2.6万余。”

不仅如此,黄一颖也感受到,由于女性的生育年龄正在推迟,生育第一个宝宝的年龄就相应有所推迟。一些女性会反映带娃压力大,尤其是职场女性,“谁来带孩子”这个问题是育龄女性思考的主要问题。

“一些女性生育第一个孩子的年龄如果在35岁了,那么如果要生二孩,一般情况下如果是剖腹产的话,需要至少间隔1年半,这样的话,超过35岁就会被列为高龄产妇,生育风险可能就高了。如果孕产妇有高血压、糖尿病等方面的基础性疾病,那考虑生育二孩就会更加慎重。”黄一颖说。

黄一颖进一步表示,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,从技术上来说,高龄分娩是可行的,尤其是在像上海这样的优质医疗资源富足的地方,但高龄伴随而来的是心脏和整个机体功能的退化,高龄怀孕对人体的负荷是会增加的,在妊娠期有可能一些潜在的疾病就会表现出来,出现不孕、流产的比例也会有所提高,怀孕可能会影响到孕产妇本身的安全。因此高龄女性的备孕、孕育新生命全过程,需要专业孕产医疗团队的精心保驾护航。

黄一颖建议,女性适龄生育一直是临床反复强调的,她建议女性生育第一个孩子最好在30岁左右,这样可以实现优生优育,同时如果有再生育一个孩子的打算,也可以留出时间,“一般情况下,如果女性生育第一个宝宝采取的是自然分娩,考虑到哺乳期以及身体的恢复时间,建议1年后再怀孕,这样2个宝宝间隔2-3岁是相对比较好的;而如果生育第一个宝宝采取的是剖宫产,剖宫产至少间隔1年半后再生,需要在生育前开展全面的检查,甚至可能包含生殖方面的检查,需要女性及其家庭给予更多的时间去关注。目前,我们也提出要为女性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和服务的理念,做好优生优育工作,保障妇女儿童的生命健康。”

网站地图